分类 杂谈 下的文章
引言软件质量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概念,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领域。现在最为常见的分类是将其分为外部质量和内部质量,而外部质量又可以分为功能质量和非功能质量。其中外部质量传统意义上最被大部分人关注的部分,而外部质量中功能质量最先被体现出来,所以最被看重,然后非功能质量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体现出来,所以重要性次于功能质量。其次最不被看重的则是内部质量,因为它很难在短时间体现出来,只有在长时间的项目开发或维护中才慢慢显现出来,导致最不被人看重。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外部质量和内部质量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在大型的长时间的项目中,它们的关系尤其紧密,已经到了鱼水不分的阶段。并且由于质量的复杂性,必须通过一个...
介绍过去几十年中,基础系统软件和专业应用软件的规模已经发展到超大型的规模,质量要求也是极度的高,比如数据库(比如Oracel DB,Postgre DB等),操作系统(Linux,Windows,Android,iOS等),虚拟平台(JVM,.NET Framework 等),科学与工业软件(MatLab,AutoCAD,Cadence,PSCAD等)都实施了大规模自动化测试的。并且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加,自动化测试的规模也会不断增加。随着中国软件的崛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产基础系统软件和专业应用软件,而这些软件势必需要实施大规模自动化测试。针对大规模自动化测试,一般都容易忽略它是一...
Web Accessibility 介绍Accessibility测试是属于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ing)中的一种测试类型,它主要是测试软件系统是否有方便让残疾人使用的能力,是要保证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在任何时间、地点、设备,都能平等的、便利、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这些能力包括每个输入框和按钮有特定的标签让阅读软件可以阅读这些UI组件,这样可以方便盲人使用;UI界面上的颜色和对比度需要足够明显,这样方便色弱的人使用等。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制定了大量不同的Web Accessibility标准,比如美国政府的标准 Section 508 legislation,德国政府的...
前言当前业界对于软件测试和质量相关的讨论非常多,各种不同的声音也层出不穷,比如去测试人员、测试人员无用论、测试技术化、测试工程化、测试与质量赋能、敏捷测试、持续测试、全程自动化测试等等。可见测试工作和专业的测试人员已经处于了一个很大的漩涡里面。但是只要一个项目追求高质量,那么它一定需要实施大量系统化的专业的测试和质量工作。而这些大量系统化的测试与质量工作一定需要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做。虽然一些互联网公司或者某些项目号称可以在没有专业QA的情况下成功交付了,但是他们是基于一定的前提条件的,比如项目规模不大,团队的BA和Dev也拥有专业的测试与质量能力,他们也愿意做测试与质量相关的工作,并且...
作者: 刘冉
时间: 2020-05-10
分类: 杂谈
最近随着敏捷测试在中国测试届风起云涌,其中包括不少公开课以及各种文章和在线分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敏捷测试和敏捷开发。不过仍然有不少人对敏捷测试和敏捷开发提出了质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敏捷测试和敏捷开发只适合小型项目玩一下,不适合大项目,因为一般大型项目质量要求非常高,敏捷做不到高质量敏捷开发没有完备的文档,难以维护,质量难以维系敏捷测试没有完整的测试用例,很难进行全回归测试,无法保证质量理论上同样的团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质量,瀑布要比敏捷高。但是这里有几个前提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软件需求必须一开始就能确定并且能分析和设计得十分清楚,其次开发过程中不能有大的变动,最后不需要频繁发布。如...
起因在前两篇《TDD之让我们再聊聊TDD》 和《 TDD之让我们再聊聊TDD(续)》 中我们聊了很多TDD理论和实践相关的疑惑,其中包括TDD的分类,选择以及其实施步骤。最近TDD相关的培训和讨论也越来越多,还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观点,比如:软件没有做好就是因为TDD没有做好TDD没有做好所以软件也做不好学好TDD靠多多练习就可以了,不用学习其理论知识开发应该自己理解业务,并提炼测试(需求)点来实施TDD开发只要做好TDD,就不需要其他人测试了等等对于这些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我在第一篇讨论中就提到,TDD不是银弹,所以软件没有做好的原因是很多的,也不是靠TDD做好了就一定能做好。其次学习...
作者: 刘冉
时间: 2018-10-01
分类: 杂谈
最近十到二十年,软件业迎来了一个超高速发展期,其中软件测试相对于软件开发进展稍微缓慢一点,不过也出现了不少新的思想、技术以及趋势。基于现阶段在客户现场、业界大会、与专家的讨论以及从网上看到的相关内容,我尝试在本篇文章中总结出几个测试新趋势:AI+测试利用AI(深度学习等)系统来辅助测试工作绝对是最近几年最为热门的一个测试趋势,其中包括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测试代码的自动生成、大规模测试结果分析、自动化探索性测试、缺陷定位等,美国已经有多个公司推出了商用的AI测试工具。在朱少民老师的公众号“软件质量报道”中就有一篇名为《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测试势不可挡:介绍9款AI测试工具》的文章,里面介绍了...
今天我们来谈谈移动测试的测试策略与测试架构。首先我们将移动应用的范围限定在智能移动操作系统(比如Android、iOS、WinPhone等)上,包括手机应用,智能设备应用等。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的普及需要大量的应用来支撑。随着应用数量的增多,业务复杂度的提高,移动应用也越来越需要各种测试来保证应用以及设备本身的正确和稳定运行。因此移动应用测试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量关于移动应用测试的书籍应运而生,比如《Android移动性能实战》,《腾讯iOS测试实践》、《移动APP性能评测与优化》、《深入理解Android自动化测试》、《精通移动App测试实战:技术、工具和案例》等。这些书都介绍了大量的移...
自动化测试一直是敏捷开发和敏捷测试的重要基石,也是DevOps和CI/CD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不同项目的测试需求不同,以及各种不同的限制,导致需要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和工具也不同。比如很多金融和能源类的企业就倾向于选择收费的企业级自动化测试框架或者工具,而新型互联网企业则倾向于开源免费的自动化测试框架或者工具,或者基于它们进行二次定制开发,或者重新开发适合自己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工具或者平台。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自动化测试框架Cucumber和RobotFramework的实战对比》仅仅针对两种自动化测试框架进行了讨论,却引发了大量的讨论,由此可见业界对于自动化测试框架存在很多不同的理...
作者: 刘冉
时间: 2017-06-15
分类: 杂谈
去年中旬两位Google工程师在《美国计算机学会通讯》发表了一篇论文“Why Google Stores Billions of Lines of Code in a Single Repository”,它介绍了谷歌为什么采用一个定制的大型单体中心代码库,并且在多个大会上分享了这个话题。InfoQ中文网站也发表了一篇较为客观的文章”Google为什么要把数十亿行代码放到一个库中?”来评论Google这种代码管理方法 ,其中总结了Google宣称的这种唯一中心库代码管理方式的优势,包括:统一版本控制广泛地代码共享和重用简化依赖管理,避免菱形依赖原子修改大规模重构跨团队协作灵活的团队边界和...
« 前一页 1 2 3 后一页 »